0

服药时的饮水有讲究 不是服用所有药物都要多喝水吗(最新4篇)

浏览

7703

文章

4

篇1:提醒:不宜长期服用的4种药物,或对免疫力有害,不要盲目服药

全文共 119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人体免疫系统在我们身体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确保身体的正常运转。因此,在面对细菌或病毒的入侵,免疫系统会发挥防御作用,从而有效防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体内。同时免疫系统也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免疫系统受损,细菌和病毒就会迅速侵入人体。所以一个人是否健康主要取决于免疫力是否强大,一旦某一功能或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进而诱发免疫功能障碍和功能障碍。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衰老导致免疫力下降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会损害人体免疫力。

1

1、 激素类药物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多或少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尽管激素类药物对许多疾病的改善有益,但却也有显著的副作用,很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甚至导致许多身体指标的变化。深时还会也会降低自身的抵抗力。

因此,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必须谨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如果盲目的长时间使用这种类型的药物,我们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也会使我们的身体更容易被疾病“侵袭”。

2

2、 复方甘草剂

复方甘草制剂中含有大量天然甘草成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抗氧化、抗菌等功效。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也并不适合长期服用。这是因为天然甘草成分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这个药物很容易使我们产生耐药性,同时还可能导致我们对疼痛的感知变得迟缓。

此外,如果长期服用复方甘草制剂,还可能会影响自己身体的正常代谢水平。同时,天然甘草成分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如果长期服用复方甘草制剂,人体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无法在真正的细菌感染中发挥作用。因此,复方甘草制剂不宜长期服用。

3

3、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物,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药物。然而,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是因为长期服用这种药物很容易导致体内维生素C快速流失,甚至抑制血小板聚集,可能会引起牙龈、小便或胃肠道出血现象的发生。因此,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有必要停止服用并立即咨询医生。

4

4、 短效降压药

常用的短效降压药在降压时起效快,服用后约10-20分钟即可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一些患者看到短效降压药非常有效,他们想改用短效降压药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短效降压药可以快速降低血压,但也有很多缺点。短期降压药的有效时间为4-6小时,每天需要多次服用。

此外,由于血压下降相对较快,则可能导致心脏、大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和缺氧的症状。与此同时,夜间血压可能会有明显的波动。因此,短期降压药只适用于偶尔血压升高的患者,应在血压稳定后停止使用。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建议服用短效降压药。

总之,在用药期间,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不要随意滥用,否则很容易对免疫系统造成重大损害。此外,有些药物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成分进入体内后容易产生副作用,还容易使人患上高血压、低钾血症,同时还可能会让免疫系统受到干扰。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健康用药,不要自行服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正确安全服用药物?八点服药禁忌时刻牢记!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秋季到来,天气越来越冷,这样一个季节是感冒、腹泻、呼吸道等疾病的多发期,生病了就要吃药,吃药能够治病,只是谁也想不到,有些人生病后吃的药物,竟然变成了要命的毒药!五天前广州一名十八岁的少女,感冒后同时服用了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与罗红霉素缓释胶囊后,引起茶碱中毒而亡,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悲剧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说,一定要记住服药的那些禁忌。来吧各位,这篇指南会告诉你如何正确安全的服药,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一定要牢记以下八点

操作方法

1

胶囊切莫打开减半或者只吃药末

在吃一些胶囊药的时候,不要把胶囊打开,有些人会把大人的胶囊药打开来,倒出一半的药末给小孩子吃,还会因为嫌弃胶囊难咽,于是扔掉胶囊外衣,只吃里边的那些药末,这是不可以的。胶囊的外衣是有自己作用的,能够很恰当的控制药物的释放作用,不会直接刺激到胃部,如果把胶囊外皮扔掉,会对人体产生很强烈的毒副作用,还会影响到药效。

2

温水送药切莫饮料送服

这一点很多人会忽视的,吃药的时候随手用手里的饮料吃药,还有一些父母因为孩子不爱吃药,于是买一些饮料哄着孩子吃。不管是果汁类饮料,还是牛奶类饮料,亦或是各种碳酸饮料,用来吃药不但会影响药效,更可怕的是,这些饮料里面所含的成分,可能会和药物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在一起,那么就会在人体内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3

麻黄碱类感冒药谨慎服用

秋季是感冒的高发期,在药店里一些含有麻黄碱的感冒药卖的特别好,虽然这一类感冒药的效果不错,但是并不是所有热都适合吃这种感冒药的,比如说心脑血管有疾病的人群,一旦感冒尽可能不要选择这一类药,因为麻黄碱会让人的心跳加速,那么就会导致体内血压不稳定,就算没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选择这种药的时候也要注意,小儿以及体弱、年老等人群也要远离这类感冒药。

4

吃药之后活动半小时后方可躺下

尤其是我们感冒的时候,吃上药马上躺下来休息或者睡觉,这是不允许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每次吃完药立刻躺下之后,总觉得食道那里就像是堵着一样很难受,要赶紧起身喝一些水才好一点,其实这就是因为吃完药就躺下的缘故,药物根本没有进入胃部,只是在你的食道管壁上,这些药物甚至还会粗线腐蚀你的食道管壁的危害呢,所以说大家要记住,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吃完药溜达半小时后方可躺下。

5

饭前饭后吃一定要分开

这件事很多人事对此不以为然的,觉得不管是饭前还是饭后吃药,我吃进去了就行了呗?反正药物在胃里就会发挥自己药效的,和饭前饭后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就很大了,直接关系着药效,更关系着药物对人体器官的那些损伤程度。所以说,在吃药的时候,问清楚药物是饭前还是饭后,并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切莫自行修改。

6

注意各种药物忌口问题

是药三分毒,即使是看起来性温和的中药以及中成药制剂,都有很多的忌口事项。不管是吃中药还是西药,一定要在吃药之前,仔细询问医生,自己所吃的药物,是否要忌口。一般来说,大多数药物都是要忌口麻辣生冷类药物的,还有的药物要忌口海鲜类、油腻食物等,如果不忌口的话,影响药效发挥,且可能还会在人体内产生很多的毒副作用。

7

吃药时必须远离烟酒

曾听不少喜欢喝酒的人这样说,生病吃药之后,要喝点白酒,这样能够让药物在人体内得到更好的挥发,病好的就更快了。这纯粹是胡说八道,如果吃上头孢类药物你再喝酒试试?确实药效发挥的很快了,但估计命也快没了。吃任何药物的时候,严禁烟酒以及咖啡,那些含酒精的饮品也不许喝,白酒啤酒红酒等等都是不允许的,一旦酒精和药物成分相结合,那可是致命性的。

8

切莫胡乱把药物自行兑在一起吃

刚开始咱们说到的那名十八岁的少女,就是因为感冒的时候把两种药物兑在一起吃而导致身亡的。在生病之后,如果只是很轻微的小病小痛,可以去药店自行购买一些药物,但一定要询问清楚,这些药物是否能够兑在一起吃,如果药师不能确定,那么咨询医生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一起吃。最好是去医院买药,这样能够确保你不会买到兑在一起吃会致命的药物,切记切记!

特别提示

生病后最好是去医院做检查然后再找医生开药,这样能够避免很多危险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长期服用药物的老人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因此身体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毛病,于是老人们就需要不断地看病,不断地吃药,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长期服用药物的老人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什么吧?

据统计,老年人消费的处方药占23%-40%,非处方药占40%-50%。我们经常在药品说明书上看到“小儿酌减”字样,但许多人却不了解“酌减”的规则同样适用于老年人。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用药剂量。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能给予成人量的1/2。

老年人由于耐受性下降,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药,年龄大、体重轻、身体情况差的老年人更应酌情减量用药。另外,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在用药时,应先服用治疗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而服用其他药物,不要多种药物一起用。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专家表示,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专家建议,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最好每隔一段时间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能及时发现、防止药物蓄积给您带来的损害。一般来说4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每年至少保证全面体检两次;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最好能根据所患疾病定期检查身体。对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更应该定期做专项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服药时的饮水有讲究 不是服用所有药物都要多喝水

全文共 2258 字

+ 加入清单

服用药物有很多方面需要患者注意,只要有一些方面没有顾及到,就会影响到药效。药物的疗效受多方面影响,其中就包括我们服药时的细节,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时的饮水量等。我们在服药的时候怎么选择喝水?哪些药物通过调整喝水能提高疗效?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一、水的类别

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仍有很多人为了图方便,“就地取材”,管你是矿泉水、茶水、牛奶、豆浆、果汁,或是含酒精的饮料,能送下药物就可以了。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轻则使药效减弱,重则使毒性增加。

1、矿泉水和白开水成分上是大不相同的。矿泉水里含有开水所没有的铁、钙、镁、锌等微量元素和金属离子,如果药物与矿泉水搭配服用的话,矿泉水里的某些金属元素就易与药物中的成分起反应,有时反而会使药效降低。例如可使四环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抗菌作用减弱,甚至使强心苷类药物毒性增加等。

2、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质,容易和药品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作用。

3、牛奶、豆浆中也含有钙,也不宜送服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强心苷类药等。

4、酸性的果汁汽水会降低碱性药物的药效。

5、含酒精的饮料。因为乙醇在体内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代谢为乙醛,某些药如甲硝唑可干扰乙醇的代谢,使血中的乙醛浓度增高,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气促、嗜睡、血压降低、幻觉等症状,所以甲硝唑、替哨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不得用含酒精的饮料送服,并且服药前后几天也应避免饮酒或服药含酒精的饮料。

而正确的选择是白开水或纯净水,或者是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提到的其他液体送服。

二、水的量也需把握好

要根据服用药物的性质和剂型特点来调整饮水量。一般服药时饮水量应以足够将药物咽下为宜。大部分片剂150-200ml水即可,胶囊至少300毫升水,中药冲剂(西药中的散剂不在此列)用150毫升,但有些情况下需要多喝水,有些情况下要少喝水甚至不能喝水。总体来讲,人在服用药物时,每日的饮水量应多一些,目的是防止药物性肾损伤。

服后宜多饮水的药物

(1)平喘药:服用茶碱或茶碱控释片、氨茶碱、胆茶碱、二羟基茶碱等平喘药时,因其提高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而易致脱水,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等症状;同时,哮喘患者往往伴有血容量较低。故应注意适量补充液体,多喝白开水。

(2)利胆药:利胆药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机械性冲洗胆道,有助于胆道内泥沙样结石和术后少量残留结石的排出。但利胆药中苯丙醇、羟甲香豆素、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等服后可引起胆汁的过度分泌和腹泻,因此,服用时应尽量多喝水,以免脱水。

(3)蛋白酶抑制剂:在艾滋病联合治疗(鸡尾酒疗法)中,蛋白酶抑制剂中的雷托那韦、茚地那韦、奈非那韦、安普那韦、洛匹那韦等,多数可形成尿道结石和肾结石,故在治疗期间应确保足够的饮水以预防结石的生成,一般每日须饮水2000ml以上。

(4)双膦酸盐:双膦酸盐对食管有刺激性,须用200ml以上的水送服;其中阿仑膦酸钠、帕屈膦酸钠、氯屈膦酸钠在用于治疗高钙血症时,可致水、电解质紊乱,故应注意补充液体,使每日的尿量达2000ml以上。同时,患者服药后不宜立即平卧,应保持上身直立30分钟。

(5)抗痛风药:应用排尿酸药苯溴马隆、丙磺舒、别嘌醇的过程中,应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使尿液pH保持在6.0以上,以防止尿酸在排泄过程中在泌尿道沉积,形成结石。

(6)抗尿结石药:服用中成药排石汤、排石冲剂或优克龙(日本消石素)后,都应多饮水,保持一日尿量2500~3000ml,以冲洗尿道并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

(7)电解质:口服补液盐(ORS)粉、补液盐2号粉,每袋均需加500~1000ml凉开水,溶解后服下。

(8)磺胺药:磺胺药主要经肾排泄,在尿液中浓度高,易形成结晶性沉淀而产生尿路刺激和阻塞,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和尿闭现象。在服用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和复方磺胺甲恶唑后应大量饮水,以尿液冲走结晶;也可加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促使结晶溶解从而减少对其对尿道的伤害。

(9)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对肾脏的毒性大,多数在肾脏经肾小球滤过,尿液中浓度高,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害越大,宜多喝水稀释并加快药物的排泄。

(10)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服用后多饮水,可防止药物造成肾损伤。[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进水量应在1200ml以上。

(11)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服药期间应多饮水,防止阿昔洛韦在肾小管沉淀,导致肾功能损害。

(12)柳氮磺吡啶:常用于炎症性肠病,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服碱化尿液的药物。

(13)一些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例如四环素类药物等,不论剂型如何,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

(14)环磷酰胺:本品的代谢产物对泌尿系统有刺激性,为了预防肾和膀胱毒性,用药后宜大量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15)胶囊剂。因胶囊是由胶质制成的,遇水会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损伤甚至溃疡,所以送服胶囊时要多喝水,以保证药物确实被送达胃部,因此饮水量应不少于300毫升。

(16)其他。还有一些情况是根据病情来定的,如腹泻时服用口服补液盐、发烧时服用退烧药需要多喝一些水,则是因为腹泻需要补充体内水分,退烧出汗会丧失水分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